淬火是在鋼的Ms點溫度以上,以適當的速度冷到Ms點以下后慢冷,獲得優(yōu)異的組織性能。淬火需要使用到熱處理淬火介質,常見的冷卻介質是淬火油、
水溶性淬火劑、水以及鹽水和堿水,但不管哪種介質,都應遵循以下選用原則:
鋼的含碳量高低
含碳量低的鋼有可能在冷卻的高溫階段析出先共析鐵素體,因此,為了使這類鋼制的工件充分淬硬,所用的淬火介質應當有較短的蒸汽膜階段,且其出現冷卻速度的溫度應當較高。相反,對含碳量較高的鋼,淬火介質的蒸汽膜階段可以更長些,出現冷卻速度的溫度也應當低些。
鋼的淬透性高低
熱處理淬火介質淬透性差的鋼要求用冷卻速度快的淬火介質,淬透性好的鋼則可以用冷卻速度慢些的介質。對淬透性差的鋼,選用的淬火介質出現冷卻速度的溫度應當高些;而淬透性好的鋼則低些。有些淬透性好的鋼過冷奧氏體容易發(fā)生貝氏體轉變,要避開其貝氏體轉變,也要求有足夠快的低溫冷卻速度。
工件的有厚度大小
如果工件的表面冷到Ms點,就立即大大減慢介質的冷卻速度,則工件內部的熱量向淬火介質散失的速度也就立即放慢,這必然使工件表面定深度以內的過冷奧氏體冷不到Ms點就發(fā)生非馬氏體轉變,其結果,淬火后工件只有很薄的馬氏體層。由于這樣的原因,當工件比較厚大時,為得到足夠的淬硬深度,所用淬火介質應當有較快的低溫冷卻速度。而薄小的工件則可以選用低溫冷卻速度較慢的淬火液。
工件允許變形量大小
變形要求小的,淬火冷卻中必須有較窄的冷卻速度帶;而允許的變形較大的,可以有較寬的冷卻速度帶。允許的冷卻速度帶寬的,采用能得到其淬火硬度要求的介質,往往就能滿足變形要求。允許的冷卻速度帶別窄的,必須采用能大幅度縮短工件冷卻速度帶的淬火方法。
淬火時選用合適的熱處理淬火介質才能保證工件指標要求,般常見的淬火介質有水性淬火劑、快速光亮淬火油、類油淬火液等,在選擇時根據以上幾點建議,即可選到合適的淬火介質。